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诊断价值

2023-09-16 10:14

本文回顾性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3例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 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中的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门、急诊外科及血管外科就诊并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103例患者, 进行彩超检查。其中男59例 (57.3%) 女44例 (42.7%) , 年龄41~92岁, 平均64岁,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或疼痛。彩超明确诊断为血栓后给予抗凝及溶栓等治疗。治疗后症状不同程度缓解, 超声多次复查血栓体积减小或消失。

1.2 仪器与方法

(1) 仪器:使用美国GE公司VIVID7和GE Logic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线阵探头, 频率5.0~10.0MHz。对于体型肥胖、下肢肿胀明显者使用3.5~5.0MHz的凸阵探头。

(2) 检查方法: (1) 患者仰卧位, 下肢稍外展外旋依次检查髂外、股总、股深静脉、股浅静脉、大隐静脉及其汇入部。 (2) 患者俯卧位, 检查静脉、小隐静脉及其汇入部, 在胫骨内侧寻找胫后动静脉, 在腓骨内侧寻找腓动静脉。在小腿背侧及腹侧肌群检查小腿肌间静脉, 发现肌间静脉丛增宽后探头横断或纵断进行多方位超声观察静脉丛血管管径, 管腔透声状况、回声水平;做挤压试验观察管径有无变化。操作过程中同时要与对侧进行对比观察。溶栓、抗凝治疗1周~1个月后复查超声。

2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静脉103例, 发现43例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 (男32例, 女11例) 。X线血管静脉造影证实21例, 其余经临床溶栓治疗, 观察得到证实, 诊断明确。43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中包括新鲜血栓 (急性) 35例, 陈旧性血栓8例。43例中仅1例为双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 42例为单侧发病, 左侧29例, 右侧13例。急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超声主要表现为;小腿肌肉间静脉管腔明显扩张, 走行迂曲, 管腔内可见无回声或低回声充填, 长轴切面呈树枝样低回声, 横断面显示为肌肉间多个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 探头加压不能压闭或部分压闭, 管腔内无血流信号充盈 (图1、2) 。陈旧性血栓表现为中强回声或中等回声附着于一侧管壁, 管壁增厚, 管腔部分被压瘪, 血流信号变细。

治疗观察:对43例明确诊断小腿肌间静脉急性血栓的患者, 溶栓、抗凝治疗1周~1个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其中有29例血栓变小 (回声轻度增强) 或消失, 部分血管管壁增厚, 回声增强, 管腔可部分或完全压闭, 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通畅或探及部分血流信号, 其余6例无明显变化。8例陈旧血栓患者静脉丛内可见部分血流信号。部分患者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合并股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及腓静脉血栓, 不在本研究之列。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丛包括跖静脉丛、小腿肌肉静脉丛和大腿内收肌静脉丛, 其中小腿肌肉间静脉丛的血栓发病率最高[1]。好发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小静脉丛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为静脉血流迟缓, 静脉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2]。由于小腿静脉丛管腔细小, 静脉回流速度慢, 小腿肌肉内静脉瓣数量少, 周围为无深筋膜等坚硬组织, 管腔易扩张, 扩张后血流更加缓慢瘀滞, 故较易形成血栓。由于大血管血流通过正常, 不影响主要静脉的回流, 所以小腿仅有轻度水肿或没有水肿, 在临床上常常被忽视。由于治疗不及时或者诊断错误, 部分患者进一步发展为主干静脉血栓, 甚至发展为肺栓塞, 因此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近年来,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 以及人们对此病认识的加深, 超声对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本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本研究发现: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时, 所在部位血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所以, 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发现小腿静脉扩张时应: (1) 适度加压。小腿静脉流速低, 往往无自发性血流信号, 需要依靠挤压小腿肌肉促进血液回流。如果探头适度加压后, 管腔不能完全被压闭, 应考虑血栓形成的可能; (2) 寻找相应的动脉, 作为同行静脉的解剖标志。血栓部位静脉管腔多表现为扩张, 横断面呈圆形低回声明显大于伴行的动脉; (3) 广泛扫查。小腿静脉自然变异很多, 因此, 要对小腿全面扫查, 尤其是疼痛部位, 疼痛处往往是血栓的发生部位所在。本研究还发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发生于单侧肢体时, 发生于左侧者 (29条) 明显高于右侧 (13条) 。其原因可能为左髂总动脉交叉在左髂总静脉上, 这种机械性压迫对静脉形成一种损伤, 可直接影响左侧下肢静脉回流, 从而导致血栓形成[3~4]。因此, 左侧血栓多于右侧。

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本组病例进行观察, 我们认为患者小腿局部有症状而常规深静脉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时进行小腿肌间静脉丛的超声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并且要双侧对比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诊断是一种简便而准确的方法, 可以作为诊断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首选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中的价值。方法 对103例可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观察下肢静脉血管管径、血栓回声特征及血流情况。结果 超声诊断43例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 经临床溶栓后复查得到证实, 高频彩超可以显示血栓累及的范围、阻塞程度及治疗后复通情况。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及时准确诊断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肌间静脉丛,血栓

参考文献

[1] 裴玉昆.周围血管病学[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 1993:308~309.

[2] 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585.

[3] 周锦友, 陈翔, 邓乐勇.下肢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6, 8 (12) :760~761.

[4] 柴青芬, 韩芳芳, 阮伟丽, 等.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8, 10 (6) :42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