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方案

2023-09-19 12:03

  5月25日是“全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日”。“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其含义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这样的人才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

  为了提高师生的心理保健意识,营造校园内心理教育氛围,促使师生科学地认识、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我校心理咨询室拟在全校开展主题为“让心灵快乐飞翔”的“5.25心理健康周”活动。

  一、活动宗旨:提高师生心理保健意识,营造校园内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二、活动主题:让心灵快乐飞翔

  三、活动时间:5月20日-5月25日

  四、活动内容:

  (一) 国旗下讲话

  活动要求:

  1. 围绕“让心灵快乐飞翔”的主题进行国旗下讲话

  2. 五年级部分学生《和你一样》手语操展示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5月21日晨 升旗仪式

  承办:学校少先队、心理咨询室

  (二) 心理健康手抄报比赛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承办:心理咨询室 德育室

  活动要求:

  1.内容要求与心理学有关,积极向上;提倡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

  2.作品要原创,不得抄袭,一旦发现取消评比资格。

  3.作品规格:8开 271mm×390mm(严格要求按规定规格作画);

  4.作品正面右下角注明班级、姓名。

  5.交稿方式:每班至少上交3份到德育室。

  6.截稿日期:5月18日下午放学前

  7. 奖项设置:每个年级分别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获一、二等奖的作品在“莲苑小喇叭”上展示。

  (三) 征文活动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承办:心理咨询室 德育室 《*》编委会

  活动要求:

  1. 针对本次活动的主题,从以下电影中任选一部进行观看,并写下观后感,要求原创,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取消评奖资格。电影片名:《地球上的星星》、《美丽心灵》、《心灵捕手》、《放牛班的春天》

  2. 统一使用400字的作文纸,字数要求300~600字

  3. 在文章结尾注明班级、姓名、座号

  4. 交稿方式:每班至少上交2份至校心理咨询室(教师办公楼四楼)

  5. 截稿日期:5月21日下午放学前

  6. 奖项设置:每个年级分别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若干名,并将优秀文章发表在《*》上

  五:活动宣传

  横幅:让心灵快乐飞翔――*县实验小学“首届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

篇2: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尝试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陈霞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北关小学
论文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显得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的教学尝试:构建和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使孩子树立自信心;确立榜样陶冶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孩子学有目标;搭建尽情渲泄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使孩子摆脱心理压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
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这里所说的健康包括生理、心理两个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及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地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为人们重视的程度是与社会的发达程度相关联的。一般来说,社会发展的程度愈高,人们所承受的社会压力愈大,心理健康的问题就愈突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的中小学生有相当数量的存在各种心理困惑、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众所周知的“马家爵事件”以及屡见不鲜的中小学生离家出走、自杀的报道,让我们肩负教育责任的各科教师感受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不是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所能完成的,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的尝试是:构建和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使孩子树立自信心;确立榜样陶冶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孩子学有目标;搭建尽情渲泄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使孩子摆脱心理压力;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孩子们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一、构建和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教学中,教师应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性,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在情感相融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帮助他们在学习上下工夫,帮助他们分析造成学习障碍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试想,一个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一个极少享受过成功喜悦的孩子,怎么可能在长大之后,有一个“自信”的形象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呢?可实际情况又是:一个班级,学生人数过多,能力优劣悬殊。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来说,往往更是缺乏自信。他们害怕上课回答问题、害怕做作业,其关键就是对自己不自信。为此,我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问题有深有浅,作业有易有难,任务有轻有重,难度有高有低。比如,课文学完后,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来设计安排作业,使他们都有作业并都能完成作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各尽其能,特别是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时,教师还可以把本单元将要测验的内容告诉学习困难学生,并告诉他们,老师将重点检查你们。我想,学生在课外一定会认真复习老师即将检查的知识,因为又有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呢?
二、确立榜样陶冶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很多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歌颂具有良好、健康心理特征的人和事的课文,像《蓝树叶》,《校园里的画》,《蜜蜂引路》,《丰碑》《放弃射门》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利用这些人和事,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暗示:学习《蓝树叶》,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小气;学习《校园里的画》,学会克服嫉妒心理,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学习《蜜蜂引路》学会仔细观察,谦虚好学;学习《丰碑》,懂得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学习《放弃射门》学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高尚体育精神等等,引导学生把这些人和事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形成了健全的人格。这样的方式会收到非常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篇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的分析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入学适应问题、学习方面问题、厌学逃学问题、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意志障碍、问题行为、人格障碍、依赖心理、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等方面。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并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剖析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有实践价值的对策。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入学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对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良好的、以及在幼儿园受过入学准备教育的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二)学习方面的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据辽宁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60%,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70%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