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公司涂装工艺指导2015

2023-10-08 21:13

涂装操作指导

1。目的

规范涂装工艺参数和操作要求,确保涂装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涂料产品的生产及检验作业。

3。使用设备

喷漆枪及相关检测设备

4。工艺要求

4.1工艺参数

4.1.1 混合油漆

单组份涂料:

红色面漆与稀释剂的重量比为1:0.25,粘度为20~30S

黄色面漆与稀释剂的重量比为1:0.2,粘度为20~30S

铁锈红底漆与稀释剂的重量比为1:0.25,粘度为20~30S

双组份涂料:

黄色面漆、固化剂、稀释剂的重量比为4:1:1,粘度为20~30S

4.1.

单组份涂料:

对于一般零件,需要涂两层底漆,每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至1.5小时。第一道漆膜厚度为18±5μm,总漆膜厚度为30±5μm。面漆涂刷两次,每涂一定时间间隔。 2~2.5小时,漆膜总厚度≥60μm(含底漆)

每批混合涂料应当天用完,未用完的涂料必须保存在密封容器中。

双组份涂料:

对于一般零件,需要涂两层底漆,每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至1.5小时。第一道漆膜厚度为18±5μm,总漆膜厚度为30±5μm。面漆涂刷两次,每涂一定时间间隔。 2至2.5小时,总漆膜厚度≥60μm(含底漆)

根据零件数量准备一定量的油漆。准备好的油漆必须到时用完。

4.1.3 喷涂气压

气压应为0.48~0.62Mpa

4.2 工作流程

4.2.1 一般情况下,零件应喷涂两遍底漆,然后喷涂两遍面漆。对于单组份涂料,每批混合涂料应在当天用完。如果确实不用,必须密封保存。对于双组份涂料,根据份数配制相当数量的涂料。准备好的油漆必须到时用完。

4.2.2

工作环境应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第一层底漆。先尝试喷涂,以达到最佳雾化效果。尖角、棱角等难以保证漆膜厚度的部位应先喷涂一次,然后再进行整体涂装。操作应从内到外、从上到下进行。按从角落到大面的顺序,为保证喷涂均匀,每枪应与前一枪重叠1/3-2/3。枪的速度要均匀,不能忽快忽慢。喷涂应均匀、无渗漏。涂层无流挂、起泡、晶粒粗大等缺陷。喷涂时,应在工件外开闭喷枪。

第二遍底漆的操作方法与第一遍底漆相同。找到工件的底部,确保没有泄漏或下垂。待表面干燥后(根据摸上去是否粘手)即可喷涂面漆。

4.2.3 面漆

工作环境应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第一遍面漆时,请先尝试喷涂,以达到最佳的雾化效果。尖角、棱角等难以保证漆膜厚度的部位应先喷涂一次,然后再进行整体涂装。操作过程中应遵循以下程序。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从角落到大面,为保证喷涂均匀,每把枪应与前一把重叠1/3-1/2。发枪速度要均匀,不能太快。喷涂时间要缓慢,喷涂要均匀,不得有渗漏、流挂、粗泡等缺陷。喷涂时,应在工件外开闭喷枪。

第二遍面漆的操作方法与第一遍面漆相同。找到工件的底部,确保没有泄漏或下垂。涂层干燥前应做好防护,防止日晒、雨淋。

4.3 运输与防护

涂装作业完成后,要注意保护表面油漆,避免碰伤、划伤或油污等。各类涂装件应有适当的转移防护设备和措施。转移工装应避免与漆膜直接表面直接接触,所有接触面应尽可能软化并受到保护。同时,应保持转运架清洁,并淘汰转运架。上面有很多灰尘或油漆残留物。注意:工件完全干燥后才能使用传送架进行传送。面漆涂完后,必须保护好销孔和机加工面,避免运输过程中碰伤或生锈。

检查

检验人员目视检查涂层外观,检查每件是否符合涂层质量要求。将漆膜涂在涂层上

测厚仪测量漆膜厚度,划格法测量漆膜附着力。

5.1 漆膜厚度测量方法

5.1.1 每批各类工件的外观表面必须检测底漆厚度和底漆总厚度。在免腻子部位取三个不同点,每个点测量5次,取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5.2 附着力测量方法

5.2.1 每月一次附着力测量,检查员

涂层采用手工方法切割,测试过程中被测部分不得有任何变形或移动。所有切割均应穿过基材表面,水平和垂直切割线呈 90 度交叉,形成均匀的网络图案。使用软毛刷沿着网格图案的每条对角线,轻轻地向后扫几次,然后向前扫几次。在良好的照明环境下,在视力正常或矫正的情况下,使用目视放大镜(2-3倍)仔细检查测试涂层的切割区域。

0级:切割边缘完全光滑,无边框剥落。

1级:切口相交处有少量涂层剥落,但对横切面积的影响不能显着大于5%

2级:切口交叉处或边缘处有涂层剥落,受影响的横切面积显着大于5%,但不显着大于15%。

检验记录

工作现场应保存以下记录:

《产品质量过程检验记录》

《涂装调漆记录》

《漆膜厚度检查记录》

《漆膜附着力检测记录》

6。流程说明

本作业指导书与国家标准、配套主机厂的涂装标准及技术文件一致,并应符合不同主机配套厂提出的要求。

7。附录

表 1

油漆搅拌记录

前言

日期

工作站

油漆名称

重量

﹙KG﹚

固化剂﹙KG﹚

更薄的类型

粘度

部署人员

表2

漆膜厚度检查记录表

标准要求

底漆厚度

零件名称

底漆总厚度

测量部位

测量

平均

操作员

检查结论

查看日期

表 3

涂膜附着力测试记录表

日期

被测零件名称/图纸编号

测量部位

测量要求

测量结果

测试结论

检测人员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