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高质量护理模式下肝胆外科实习护生的体验。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胆道外科实习护生86例,按照抛硬币法分组。头部有43名护生在常规护理模式(A组)下实习,尾部有43名护生在高质量护理模式下实习。在接下来的实习(B组)中,借助定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两组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化、面对面的深度访谈。根据Colaizzi数据分析原则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两组实习护生进行评价。对护理模式体验的满意度。结果B组实习护生在护理模式下专业技术水平、护理管理制度、护理服务态度、护士职业价值感等体验满意度得分均显着高于A组(P<0.05) )。结论 在高质量护理模式下,实习护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拥有精湛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以及临床护士保持良好服务态度的优势,有利于提升其护理职业价值感。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型;肝胆外科;护生实习;经验;定性研究;教育
护理毕业生在实习阶段不仅需要培养临床实践能力,还需要体验对护理工作内容的真实情感,帮助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1-2]。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属于21世纪新兴的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要求护士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强化基础护理措施,通过责任制的全面落实,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整体水平[3]。目前,高质量的护理模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然而,关于高质量护理模式下护士和实习护生的体验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研究在我院肝胆外科护生实习期间开展了高质量的护理模式,并深入记录和探索了护生对该模式的真实体验,现分述如下。
1信息与计划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胆道外科实习护生86名。A组护生男女比例为3:40,平均年龄19~22岁( 20.54±1.25)岁。 ; B组护生男女比例为4:39,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43±1.32)岁。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本计划采用解释现象学定性研究方法,调查实习护生对优质护理模式的体验。数据收集和分析:研究人员与受访的护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大多数问题都是半结构化的,并且对护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即把护生置于自然情境中,与他们进行开放式访谈,避免讨论具有暗示或引导意义的话题。访谈正式开始前,研究者须告知受访护生调查目的,并描述具体调查内容和方法;及时向护生解释,将做好相关笔录和现场录音,但承诺将使用假名和代号,而不是姓名。为了保护受访护生的个人隐私,我们努力消除他们内心的顾虑,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者从一个宽泛的问题(如“请描述您在高质量护理模式下开展护理工作的真实感受”)开始,根据受访护生的回答逐步深入。每个受访护生的访谈时长为1/2~1h。访谈结束后,及时将访谈录音转化为书面文字,然后将研究者现场记录和受访护生陈述的全部内容输入电脑。使用Colaizzi的七步分析法对输入的访谈数据进行分析,仔细阅读所有记录,提取关键内容,然后对调查中反复提出的观点进行详细描述和编码;同时,合理识别各种类似观点,针对有问题的问题。意见及时返回受访护生核实。最后,研究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主题重构观点,使观点与所形成的主题保持一定的内在联系。 1.3 观察指标:实习护生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专业技术水平、护理服务态度、护理管理制度和护士职业价值感四个方面。每个方面的满分为25分。分数越高,分数越高。高悦很满意[4]。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个结果
B组实习护生在护理模式下的专业技术水平、护理服务态度、护理管理制度、护士职业价值感的体验满意度得分均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次讨论
优质护理模式发展过程中,教学人员与实习护生实行一对一跟进,共同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注重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肝胆外科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5-6]。护生将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病房与患者进行近距离、面对面的交流,认真倾听,耐心讲解各种健康知识(包括自我心理调节、作息、饮食和功能锻炼)等)循序渐进地向患者提高认知水平,消除过度担忧。教师强化护生人文关怀理论知识,确保护生了解关怀护理内容、掌握护理技能,引导护生多从病人角度思考,教会护生鼓励病人的正确方法,使他们可以更加方便患者。发泄情绪[7];同时,加强巡视,及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难问题,尽量满足其真实需求,避免患者产生负面情绪。按计划每天参加健康教育微次,每周安排实习护生参加出院病历复印、邮寄、公共课间会、术后随访等护理服务,使他们能够充分体验优质护理模式中的延伸服务,有利于提升实习护生的护理职业认同感[8]。上述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减少患者对实习护生的不信任,改变他们的偏见;同时,通过加强护生与患者的沟通,可以帮助实习护生快速融入科室群体,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教学期间,根据实习护生的接受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在采访实习护生时,应注意他们不理解的疑难问题(如指出优质护理服务的不足、无法理解实施的意义)[9-10],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增设肝胆相关专科课程,其中应重点研究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了解优质护理的目的、意义和社会效果)等内容加强实习,确保护生能够充分理解高质量护理的含义。全面掌握实习护生初入科室的信息。借助入职考核和交心会,总结优质护理的薄弱环节,为仅完成内科轮转或缺乏基础知识的实习护士提供指导。对学生进行肝胆外科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强化学习,并进行各种操作练习的训练和考核,明确临床护理工作的学习和实践方向[11-12]。只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在高素质护士护理模式中,工作主体是护理人员,实习护生作为护理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因此需要进行沟通能力的培训。教师应开发具有特色的专业沟通技能课程,尽可能减少死板的理论内容,注重情景教学[13];此外,还应定期对教学团队进行培训,确保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通俗易懂,规范护生的语言沟通行为,有助于显着提高实习护生的沟通能力,促进实习护生的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高质量护理服务的质量[14-15]。本研究中B组实习护生对该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得分显着高于A组,说明肝胆外科实习护生高质量的护理模式教学能够帮助护生更好地获得护理效果。患者的信任。 ,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综上所述,本研究全面分析了高质量护理实施对临床实习护生的影响,为后续的改进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
作者:李彦天元罗英瑶红月朱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