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卷附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试题一】
(根据最新部编教材编写)
( 课文 1 草原 2 丁香结 3 古诗词三首 4花之歌 )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拼音,用漂亮的钢笔字写出下列词语。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或组词。
三、从下列词语中找出意思相近的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明朗 惊叹 奇异 静谧 勤勉 摇曳
惊奇 晴朗 摇晃 勤奋 安静 奇特
( )——( ) ( )——( ) ( )——( )
( )——( ) ( )——( ) ( )——( )
四、词语巧搭配。
( )的草原 ( )的姑娘 ( )的森林 ( )的小圆虫
( )的彩衣 ( )的音韵 ( )的微笑 ( )的空气
五、句子训练场。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
仿照这样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2.羊群 一会儿 上了小丘, 一会儿 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3.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4. 回忆《草虫的村落》一课的内容,想象自己也进入了“草虫的村落”,写一写当你进入它们的世界之后的感受。
六、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野旷天低树, 。
2. ,白雨跳珠乱入船。
3.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开轩面场圃, 。 ,还来就菊花。
七、我会辨是非。
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这篇课文只给我们描绘了绮丽的草原风光。( )
2.《草虫的村落》一文中描写的“音乐家”其实是甲虫。( )
3.《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 )
4.《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描写了月夜的景色。( )
5.纪伯伦是黎巴嫩的作家,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
八、课内精彩阅读。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 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用“ ”画出来。“洒脱”这个词语可以换成什么词?
2.“疾”的意思有:①病,身体不舒适;②恨;③快,迅速,猛烈;④疼痛。
(1)“群马疾驰”中“疾”的意思是( )。
(2)“ 痛心疾首 ”中“疾”的意思是( )。
3.文中画“ ”的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延长
C.表示语意的转换
九、课外阅读乐园。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盖了青春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多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的蓝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请给文章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辽阔——( ) 欢跃——( )
3.第2自然段写了锡林郭勒草原 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锡林郭勒草原 的特点。
4.请用“ ”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并学会仿写。
5.(拓展延伸题)回想以前学过的诗句,有没有一首描写草原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十、妙笔生花。
这次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可以仿照《草虫的村落》一文,写一次奇特的旅行,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变形记”。总之,要大胆发挥想象,内容要充实。写完后,和同桌相互交换修改。
答案
一、绿毯 羞涩 彩虹 小巷 俏丽 蕴藏 喜鹊 水稻
二、měng 内蒙古 蒙面 西藏 cáng 躲藏 xiù星宿 宿舍 散步 sǎn散文
三、明朗——晴朗 惊叹——惊奇 奇异——奇特 静谧——安静 勤勉——勤奋 摇曳——摇晃
四、示例:一碧千里 羞涩 茂盛 色彩斑斓 俏丽 优美 会心 新鲜
五、1.比喻 河 带子 示例: 下雪了,雪花如精灵一般漫天飞舞 。
2.示例:动物园里的猴子一会儿爬上假山,一会儿又跳上树枝。
3.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帮忙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书是你的最好伴侣,与你共度完美时光。
4.示例:我看到一群小家伙正在齐心协力地搬奶酪,它们是多么得团结。它们的行为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这样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六、1.江清月近人 2.黑云翻墨未遮山 3.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4.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七、1.× 2.√ 3.× 4.√ 5.√
八、1.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洒脱”可以换成自由。
2.(1)③(2)④
3.A
九、1.美丽的锡林郭勒草原 2.广阔 欢腾 3.美丽 欢腾 4.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示例: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5.示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试题二】
(适用课文:《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
(时间: 90 分钟 分值: 100 分)
一、生字积累吧。( 12 分)
二、词语训练营。( 20 分)
1. 请你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 ( 4 分)
渲 宣
( 1 )王丽是我们班的( )委员,经常在校报上看见她发布的消息。
( 2 )那些小丘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魔仙勾勒的中国画那样美丽。
涯 崖
( 3 )在一个陡峭的( )边,五位壮士毫不畏惧的跳了下去。
( 4 )即使你在( )海角,我也要找到你。
2. 根据意思写词语。 ( 4 分)
( 1 )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 )
( 2 )国画的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
( 3 )用线条画出轮廓。( )
( 4 )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
3. 添枝加叶(扩充词语)。 ( 3 分)
( )的游历 ( )的森林 ( )的草茎
( )的彩衣 ( )的目光 ( )的音韵
4. 补充成语。 ( 6 分)
( )街( )巷 ( )神( )注 ( )冲( )撞
熙熙( )( ) 庞然( )( ) 意味( )( )
5. 字义推敲(选择恰当解释,填序号)。 ( 3 分)
( ) 良 久:①优秀 ②吉祥 ③很,非常 ④果然
( ) 边 缘:①因为 ②原因 ③边,边沿 ④沿着
( ) 逗 人:①停顿 ②停留 ③戏弄 ④招引
三、句子跷跷板。( 10 分)
1. 补充句子。( 4 分)
( 1 )卷地风来忽吹散, 。
( 2 )野旷天低树, , 。
( 3 ) ,还来就菊花。
( 4 )旧时茅店社林边, 。
2. 按要求写句子。( 6 分)
( 1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 像 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照样子,写一个比句句)
( 2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上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照样子,写一个排比句)
( 3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着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照样子,写一个拟人句)
四、课内阅读吧。( 14 分)
1. 《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4 分)
2.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从这句话看花是人类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感情的寄托。( 2 分)
3. 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 ”“ 丁香空结雨中愁 ”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②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 。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③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 直觉得它 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 ; 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
( 1 ) 文中引用 “ 芭蕉不展丁香结 ”“ 丁香空结雨中愁 ” 的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2 分)
( 2 ) 联系第 ③ 节,说说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 分)
( 3 )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 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 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 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 “ 丁香结 ” 全新的艺术境界。
五、拓展阅读厅。( 14 分)
心田上的百合花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 “ 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 “ 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 “ 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
百合说: “ 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a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b 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c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 “ 百年好合 ” 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 “ 全心全意 ” 和 “ 默默 ” 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 4 分)
2 .根据上下文判断, “ 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 这句话应放在文中 a 、 b 、 c 哪个位置?( 2 分)
3 .本文的线索是 ,主要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 4 分)
4 .文章以 “ 心田上的百合花 ” 为题,有什么含义?( 4 分)
六、作文快乐家。( 30 分)
如果你有机会变成另一种东西,如蚂蚁,鼠标,一棵树……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发挥想象,把你发生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幽雅 蝉 腐 糊 鹊 稍微 薄 德 拙 蹄
二、 1. 宣传 渲染 悬崖 天涯
2. 翠色欲流 渲染 勾勒 羞涩
3. 略。
4. 大街小巷 全神贯注 左冲右撞 熙熙攘攘 庞然大物 意味深长
5. ③ ③ ④
三、 1. ( 1 )望湖楼下水如天 ( 2 )江清月近人 ( 3 )待到重阳日 ( 4 )路转溪边忽见 2. 略。
四、 1. 《 宿建德江 》写出了作者在秋夜美景下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而《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写的是作者在看到丰收来临之际为村民们而感到喜悦。
2. 纯洁 神圣
3. ( 1 ) 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 2 )作者以丁香的雪白、甜香,映衬人们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 3 ) B
五、1. “ 全心全意 ” 表现了百合花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著的特点; “ 默默 ” 表现了百合花不张扬的品质。
2. C
3. 百合的成长过程 象征
4. 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露出赞美之情
六、略。
【试题三】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
yín sòng dǒu qiào shēn qū yùn hán
(吟 诵) (陡 峭) (身 躯) (蕴 含)
Ào mì xiá kè jìng mì jùn qiào
(奥 秘) (侠 客) (静 谧) (俊 俏)
hōng kǎo qín miǎn páng bó qīn qī
(烘 烤) (勤 勉) (磅 礴) (亲 戚)
二、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8分)
奔(bēn)(奔跑) 冠(guān)(衣~)
(bèn)(投奔) (guàn)(~军)
屏(píng)(~障) 和(hé)(和平)
(bǐng)(~除) (hè)(和诗)
三、词语填空。(6分)
(德)高(望)重 (民)心所(向) (意)(味)深长
(恍)然大(悟) 全(神)(贯)注 横(冲)直(闯)
(窈)(窕)淑女 花色(斑)(斓) (津)(津)乐道
(熙)(熙)攘攘 (亭)(亭)玉立 行色(匆)(匆)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课文《山中访友》的友,概括地讲是指“山林中的一切”,全文充满了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草虫的村落》中作者把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比作音乐演奏者,觉得他们演奏出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小精灵的喜爱。(○)
3、课文《索溪峪的“野”》最后一句“人们,在这山水中返璞归真了。”在全文中起了点明中心的作用。全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4、“不拘一格”的“格”字在成语中的意思是“格子”。…………(×)
5、“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这句话中的“它们”指的是落花、落叶,“仪式”是指它们从枝上落下来的过程。………………………………(○)
五、日积月累。(13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3、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4、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李白)
5、卧看满天 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6、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7、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液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六、句子转换和仿写。(4分)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没有人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2、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仿照句式,学习作者的写法,你也来跟山里的“朋友”打打招呼。)
你好,芬芳的野花!你绽开一幅笑脸,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吗?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7分)
(一)山雨
来得突然——跟着那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那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轻轻悄悄地来了。
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畔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丁——冬——丁——冬……||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1、用“||”线给课文分段。(2分)
2、课文中三处“……”的作用是一样的,表示声音的延续。
课文中四处“——”的作用有所不同,其中第二处表示解释说明,第四处表示声音延长。(3分)
3、课文分音韵、色彩两方面来写山雨之美。第8自然段则主要抓住关键词幽静来写,所以朗读的时候要。(选择序号写在横线上。)(4分)
①语速加快,声音轻柔。②语速稍慢,声音轻柔。③语速稍慢,声音响亮。
(二)小溪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流——极平常极平常的溪流,水位最高时水面也就四米宽,水小时,鼓足了劲,一下子就能跳过去。溪岸上长着几株婆娑的柳树和一棵小桃树,对岸便是大片的田地。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常,和苏北农村的无数条小溪相比,没有任何更值得夸耀的地方。
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
“当,当……”时钟刚敲了四下,我就来到了溪边。眼前一片朦胧。过了一会儿,从溪底看见天空中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夜幕渐渐拉开,眼前的小溪又展开了另一幅动人的画卷:瑰丽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也将绚烂的色彩柔和地晕染在溪水中——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柠檬黄,紫罗蓝,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燃烧)的熊熊火焰,像(销熔)的灿灿黄金,像(浮动)的道道彩绸。啊,真想不到,小溪竟是这样的美!
从此,我对小溪入了迷。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去看看它,就像看望我的老朋友。我爱溪中悦耳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
1、选择恰当词语的序号填入文中。(3分)
①销熔 ②浮动 ③燃烧
2、划“ ”的一句话运用了排比、比喻两中修辞手法,从中我体会到了晚霞中小溪的迷人魅力(4分)
3、“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这句话在文中起了承上启下作用。(1分)
九、习作。(略)